歡迎訪問北京浩云律師事務所官方網站!

分享:

在線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別:
電話(*)
留言:

注:“ ( * )”號為必填項

行業新聞

  您的位置:首頁 > 相關資訊 > 行業新聞

專利侵權舉證責任全解析:從權利歸屬到期限屆滿的應對指南

時間:2025-04-25 16:12:38 來源: 作者:

   專利侵權舉證責任全解析:從權利歸屬到期限屆滿的應對指南

  2025年,我國專利侵權糾紛案件數量持續攀升,其中舉證責任分配爭議占比超40%。根據《專利法》《民事訴訟法》及最新司法解釋,舉證責任不僅是程序性規則,更是決定侵權認定與賠償金額的核心要素。與此同時,專利有效期屆滿后的技術處置問題,成為企業技術迭代與風險防控的關鍵節點。本文結合最新法律法規與典型案例,系統梳理專利侵權糾紛的舉證責任劃分規則,并解析專利有效期屆滿后的法律后果與應對策略。

  一、專利侵權糾紛舉證責任的三層劃分規則

  基礎事實的舉證責任分配

  原告的初步舉證義務

  專利權屬證明:需提交專利證書、專利登記簿副本等文件,證明專利處于有效狀態。某電子企業因未提交年費繳納憑證,被法院認定專利權屬存疑,駁回起訴。

  侵權行為證明:通過公證購買、技術鑒定等方式,證明被告實施了制造、銷售、許諾銷售等行為。某化工企業因僅提供網絡宣傳截圖,未提交侵權產品實物,被法院認定舉證不足。

  技術特征比對:需制作被控侵權產品與專利權利要求的技術特征對比表,證明存在相同或等同特征。某機械企業因對比表遺漏關鍵技術參數,被法院認定未完成初步舉證。

  被告的抗辯舉證義務

  現有技術抗辯:需提交在專利申請日前已公開的技術方案,包括專利文獻、學術論文、產品說明書等。某玩具企業通過提交某國際展會的產品圖冊,證明被控產品設計屬于現有技術,獲法院支持。

  合法來源抗辯:需提供采購合同、付款憑證、供應商資質證明等文件,證明侵權產品具有合法來源。某零售商因無法提供完整進貨鏈條證據,被法院認定需承擔賠償責任。

  特殊情形的舉證責任倒置

  新產品制造方法專利:根據《專利法》第六十六條,原告需證明被控產品與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屬于同類產品,此時舉證責任轉移至被告,由被告證明其制造方法與專利方法不同。某制藥企業因無法證明被控藥品的生產工藝與專利方法存在實質性差異,被法院認定構成侵權。

  網絡侵權行為的服務器位置舉證:在涉及電商平臺侵權案件中,原告可申請法院責令平臺披露商家真實身份信息及服務器所在地。某服裝企業通過法院調查令獲取侵權店鋪的注冊信息,成功追加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被告。

  法院依職權調查取證的適用條件

  證據滅失風險:當侵權產品可能被轉移、銷毀時,原告可申請證據保全。某醫療器械企業因發現被告正在拆除生產線,緊急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成功固定關鍵證據。

  技術事實認定困難:涉及復雜技術原理的案件,法院可委托技術調查官參與勘驗。某半導體企業專利侵權案中,技術調查官通過反向工程還原被控芯片的電路結構,為侵權認定提供關鍵依據。

  二、專利有效期屆滿后的法律后果與應對策略

  專利權終止的法定情形

  期限屆滿終止:發明專利保護期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為10年/15年,均自申請日起算。期限屆滿后,專利技術進入公有領域,任何人均可自由實施。某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外觀設計專利到期后,其競爭對手迅速推出仿制產品,因專利已失效,法院駁回其侵權指控。

  未繳費終止:專利權人未在規定期限內繳納年費或滯納金的,專利權終止。但存在恢復可能:

  寬限期補繳:過期1個月內可無滯納金補繳;

  恢復期補繳:過期2-6個月需繳納滯納金;

  終止通知書后補繳:收到終止通知書后2個月內可申請恢復權利。某化工企業因財務人員疏忽漏繳年費,在收到終止通知書后15日內補繳費用,成功恢復專利權。

  專利權終止后的法律風險防控

  技術秘密保護:專利到期前,企業可通過商業秘密方式保護核心工藝參數。某食品企業將專利配方中的關鍵成分比例作為技術秘密管理,在專利到期后仍維持市場競爭力。

  品牌價值延伸:通過商標注冊、著作權登記等方式,構建知識產權組合保護體系。某家電企業將專利產品外觀設計同步申請為著作權作品,在專利到期后通過著作權維權阻止仿冒行為。

  標準必要專利布局:將專利技術納入行業標準,通過收取合理許可費延續商業價值。某通信企業將5G核心專利納入國際標準,在專利到期后仍通過FRAND原則獲得許可收入。

  專利權終止后的技術利用規則

  自由實施權的行使邊界:任何人均可基于專利公開文獻實施技術,但不得侵犯專利權人在有效期內的在先權利。某科研機構在專利到期后使用相關技術,但因未經許可使用專利權人注冊的商標,被法院認定構成不正當競爭。

  改進技術的專利申請:在專利到期技術基礎上進行的改進創新,可申請新專利。某生物醫藥企業在原專利藥物基礎上開發出緩釋劑型,成功獲得新專利保護。

  專利池的運營策略:企業可將到期專利與其他在有效期專利組合成專利池,通過交叉許可實現技術共享。某汽車聯盟將發動機專利與到期外觀設計專利捆綁許可,增強市場議價能力。

  三、企業專利侵權應對與期限管理的實務建議

  侵權糾紛的證據管理

  建立“專利-產品-證據”三級數據庫,實時更新專利權利要求書、技術交底書、侵權對比分析報告等文件。

  對重點產品實施“專利標記+公證云存證”雙重保護,通過區塊鏈技術固定侵權證據。

  專利期限的動態監控

  開發專利年費管理系統,設置繳費提醒、滯納金計算、終止風險預警等功能。

  對即將到期專利進行價值評估,制定“續費維持”“技術解密”“專利升級”分類處置方案。

  技術迭代的合規路徑

  在專利到期前3年啟動替代技術研發,通過“基礎專利+外圍專利”組合布局延長技術壟斷期。

  對到期專利技術進行模塊化拆解,將核心工藝轉化為商業秘密,外圍設計申請新專利。

  結語

  專利侵權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與專利有效期管理,構成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兩大支柱。通過構建“證據鏈閉環+期限全周期管理”體系,企業既能在侵權訴訟中占據主動,又能實現技術價值的最大化延續。在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持續強化的背景下,唯有以法律規則為基石,以技術事實為依據,方能在創新競爭中實現風險可控、發展可持續。

上一篇:發明專利保護期延長規則解析:專利權有效期與期限管理實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關資訊

'); })();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